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講座結束後,大眾與法師合影留念,法喜充滿。 圖/柏林佛光山提供
圖說:妙光法師講解《十住經》內容,並配合中英雙語簡報輔助教學。 圖/柏林佛光山提供
圖說:人間佛教研究院知悅法師介紹英譯《佛光大辭典》及佛光人工智能翻譯系統,獲得熱烈回應。 圖/柏林佛光山提供
圖說:與會德國聽眾Lars透過同步口譯,專心記錄法師的開示內容。 圖/柏林佛光山提供
圖說:佛光人認真聆聽妙光法師講解《十住經》的內容。 圖/柏林佛光山提供柏林佛學講座 菩薩道修行指南《十住經》
2025-08-13
柏林佛光山8月8日晚上,大殿燈光通明,禮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,主講「《十住經》–菩薩道修行指南」。法師以生動的語言,分享自己與他人的生命歷程,為大眾打開研讀該經的一扇門。講座後的「彩蛋」,由研究院知悅法師介紹「佛光人工智能」的應用,來自中、德等國現場及線上100 多位參與者如獲至寶,開心不已。
妙光法師此行是為參加12日於德國萊比錫舉辦的國際佛學研究協會(IABS)大會,途經柏林,面對求法心切的柏林佛光人,歡喜與大眾結法緣。他開場提到,曾因「經不易讀」請教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,心保和尚應答「難,是自然的」,以凡人的智慧來研讀已開悟聖者的所知,必然需要很多時間、堅持與信心。
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《十住經》,為《華嚴經》十地品的別譯,是金剛藏菩薩乘佛威神力,宣說菩薩修行階位十地的法門,法義深妙。法師指出,現代人對佛典古漢語的理解,有時借用英語翻譯反而更容易。由此向大眾介紹《佛光大辭典》英譯最高學術顧問、美國柏克萊大學名譽教授 Dr. Lewis R. Lancaster,以及他跟隨教授學習,對《十住經》的理解與體悟。
因時間有限,妙光法師著重於如何安住初地「歡喜地」。要身心歡喜,就要認識如何斷除煩惱,即先斷除「身見結、戒禁取結、疑結」。簡而言之,即透過觀察「無我」,了解由五蘊組成的身體隨時在變化,由此解脫身見的煩惱。要謹記學佛的精華,但對戒律、儀式不過度執著,找到建立信心的方法,去除疑惑。
講到「六成就」中為何「信」為第一時,妙光法師回憶剛出家時,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以「一個巴掌」的善巧方便,讓當時自以為是的他,不僅體會到佛法是落實在身口意上,更深刻認知到「信」的重要,有了「信」,才有悟道的可能。
為了幫助大眾理解如何斷除「身見結、戒禁取結、疑結」,法師以現年90多歲的 Lancaster 教授為例,他自80歲起面對身體老病變化的心路歷程。Lancaster 由最初對老化身體的抗拒,到慢慢學會在生命不同階段與色身相處。面對因摔倒而脊椎骨折後漫長痛苦的復健,放下我執,看見世間實相。傾聽身心給予的訊息,找到信心,找到適合自己活下去的方式。
妙光法師最後引用星雲大師的開示,提出「初地菩薩如何隨時讓身心具足歡喜?」這份歡喜,並非來自見到事物時的愉悅,而是來自不斷面對困難、去除困難,減少恐懼與顛倒夢想的智慧。成佛與歡喜來自轉換的力量,要能轉苦為樂、轉煩惱為菩提。法師勉勵大眾,打開心扉接受佛法,讓溫暖的佛法之光,慢慢帶入舒適而歡喜的狀態。
講座後,知悅法師為大眾簡介歷時10年翻譯、收錄1萬5千詞條的英譯《佛光大辭典》,以及翻譯功能較 ChatGPT、DeepL等更勝一籌的 Fo Guang AI(佛光人工智能)。對於佛光人工智能精準且涵蓋英、德、法、義等多語種的翻譯功能,現場大眾嘖嘖稱讚,對人間佛教在海外的傳播更充滿了希望與信心。
來自西班牙,應友人之邀前來聽講座的 Silvia 第一次來到柏林佛光山,被建築之美與開放溫暖的氛圍所感動。未曾接觸過佛教的她,聽完講座後開始省思「我」的概念,並表示回到巴塞隆納後,有興趣前往當地佛光山道場。
國際佛光會柏林協會督導黃家羚感言,講座雖短,卻在法師身上感受到大師的智慧與慈悲,尤其是講到大師用善巧方便詮釋「信」的環節時,給她很多啟發。她也感謝學到 AI 的使用方法,收穫滿滿、法喜滿滿。
妙光法師此行是為參加12日於德國萊比錫舉辦的國際佛學研究協會(IABS)大會,途經柏林,面對求法心切的柏林佛光人,歡喜與大眾結法緣。他開場提到,曾因「經不易讀」請教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,心保和尚應答「難,是自然的」,以凡人的智慧來研讀已開悟聖者的所知,必然需要很多時間、堅持與信心。
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《十住經》,為《華嚴經》十地品的別譯,是金剛藏菩薩乘佛威神力,宣說菩薩修行階位十地的法門,法義深妙。法師指出,現代人對佛典古漢語的理解,有時借用英語翻譯反而更容易。由此向大眾介紹《佛光大辭典》英譯最高學術顧問、美國柏克萊大學名譽教授 Dr. Lewis R. Lancaster,以及他跟隨教授學習,對《十住經》的理解與體悟。
因時間有限,妙光法師著重於如何安住初地「歡喜地」。要身心歡喜,就要認識如何斷除煩惱,即先斷除「身見結、戒禁取結、疑結」。簡而言之,即透過觀察「無我」,了解由五蘊組成的身體隨時在變化,由此解脫身見的煩惱。要謹記學佛的精華,但對戒律、儀式不過度執著,找到建立信心的方法,去除疑惑。
講到「六成就」中為何「信」為第一時,妙光法師回憶剛出家時,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以「一個巴掌」的善巧方便,讓當時自以為是的他,不僅體會到佛法是落實在身口意上,更深刻認知到「信」的重要,有了「信」,才有悟道的可能。
為了幫助大眾理解如何斷除「身見結、戒禁取結、疑結」,法師以現年90多歲的 Lancaster 教授為例,他自80歲起面對身體老病變化的心路歷程。Lancaster 由最初對老化身體的抗拒,到慢慢學會在生命不同階段與色身相處。面對因摔倒而脊椎骨折後漫長痛苦的復健,放下我執,看見世間實相。傾聽身心給予的訊息,找到信心,找到適合自己活下去的方式。
妙光法師最後引用星雲大師的開示,提出「初地菩薩如何隨時讓身心具足歡喜?」這份歡喜,並非來自見到事物時的愉悅,而是來自不斷面對困難、去除困難,減少恐懼與顛倒夢想的智慧。成佛與歡喜來自轉換的力量,要能轉苦為樂、轉煩惱為菩提。法師勉勵大眾,打開心扉接受佛法,讓溫暖的佛法之光,慢慢帶入舒適而歡喜的狀態。
講座後,知悅法師為大眾簡介歷時10年翻譯、收錄1萬5千詞條的英譯《佛光大辭典》,以及翻譯功能較 ChatGPT、DeepL等更勝一籌的 Fo Guang AI(佛光人工智能)。對於佛光人工智能精準且涵蓋英、德、法、義等多語種的翻譯功能,現場大眾嘖嘖稱讚,對人間佛教在海外的傳播更充滿了希望與信心。
來自西班牙,應友人之邀前來聽講座的 Silvia 第一次來到柏林佛光山,被建築之美與開放溫暖的氛圍所感動。未曾接觸過佛教的她,聽完講座後開始省思「我」的概念,並表示回到巴塞隆納後,有興趣前往當地佛光山道場。
國際佛光會柏林協會督導黃家羚感言,講座雖短,卻在法師身上感受到大師的智慧與慈悲,尤其是講到大師用善巧方便詮釋「信」的環節時,給她很多啟發。她也感謝學到 AI 的使用方法,收穫滿滿、法喜滿滿。
最新消息
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參訪佛館 讚歎佛光山行善「有影」
2025-11-27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母親──徒眾們口中的老奶奶4-3
2025-11-27松信分會彩繪燈籠 社區里民歡喜豐收
2025-11-262025年《綠・蔬食評鑑指南》 65家星級餐廳獲表揚
2025-11-26紐西蘭全國天主教學校宗教教師 南島佛光山交流研習
2025-11-26牛津劍橋佛學社參訪倫敦佛光山 青年展開人間佛教文化與禪修之旅
2025-11-26小手寫溫暖 西方寺為安寧病患送上節日關懷
2025-11-26勝鬘書院紐約參學 看亞裔美國人挑戰與機遇
2025-11-26晚唐宮廷服飾文化 法門寺地宮的紡織考古發現與研究
2025-11-26佛光青年圓夢 掌握人生選擇
2025-11-26
相
關
消
息







